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最大因素首先是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宦官明朝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宦官权利的显著提升。明朝自允许宦官读书识字以来,随着皇帝自身的昏庸和对宦官的依附,使宦官拥有了高于百官的权利和政治影响力,宦官的苦难出身使他们得势之后拥有远远高于常人的贪欲、控制欲和社会报复心理,这就给了外部势力可乘之机,最终导致国家蒙受重大损失和屈辱。

明朝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大明王朝不得已侧记戚王朱祁钰继承皇位,在于谦的指挥下,抵挡住了瓦瘌军的进军,并且成功击退了瓦剌军,迎会太上皇明英宗。

明正统14年,瓦剌首领也先带领2000人的使团向明朝进贡。但也先谎称3000人,于是英宗身边的太监王振却不想给如此之多的赏赐,因为朝贡,更是激发了也先与大明王朝的纠纷。于是就爆发了战争。

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过分宠爱王振,英宗自以为是

因为王振在英宗身边一个劲的怂恿,加强英宗也想像祖父朱棣一样北征蒙古。所以就浩浩荡荡的御驾亲征了。临行前,册立两岁的儿子为皇太子,自己的弟弟戚王监国。一番准备后,从京师周围连夜调来20万大军,谎称50万就出征了。

明英宗过分宠爱王振,军权并没有兵部尚书等人,而是交给了王振。王振一个太监,虽然识几个字,但对于军事却一窍不通。一顿瞎指挥。

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军队指挥,一窍不通

大军来到大同后,也先洋装北撤,诱敌深入。于是王振以为也先不堪一击,于是趁机追赶,却不想中计。于是王振慌忙撤退。撤退路线中,有一条可以是路过自己的家乡,心想着趁此机会光宗耀祖。英宗宠爱王振也同意了。在行军剧中,王振又担心家长庄稼经不起这军队的踩踏,于是又调整了路线。

随便更改路线,走走停停,也先大军便在宣府附近追上了大明军队,3万骑兵殉国。剩下的明军仓皇逃到土木堡。

土木堡处于高地,没有水源,且大战之际是夏天。所以军心涣散。也先故意退出到一条可以控制的水源外,只等全歼明军。也就在此处,英宗被俘,王振也惨死。

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兵败后的影响。

三大营精锐部队全部殉国。此战中的明军2万差不多被歼灭了三分之一,铠甲,军火差不多全部丢失。

军事贵族在此战中死亡众多。

这次战争,英宗带领了几乎全部的功勋贵族,英国公张辐,成国公朱勇,等人全部殉国。武官损失惨重。

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土木堡之变对于明朝而言,是一次由胜转衰的一次重大变故,这一事变让明朝开国以来所积累的五代建设成果毁于一旦,影响深远。

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之前蒙古瓦剌部由于受到了明朝的扶持而统一了蒙古大部,在诸路势力中最为强大,每年都向明朝称臣进贡。瓦剌部虽向明朝称臣,但却并不真心臣服于明朝,到了明英宗时,太监王振掌权,对于瓦剌部的进贡的马匹进行折价,同时削减受赏赐人员的数量,引起了瓦剌部国师也先的不满,随后多路进犯明境,形势咄咄逼人。而英宗则在王振的鼓动下,亲自出征,结果指挥失误被围在土木堡兵败,英宗被俘,大臣50余人被杀,此举给明朝以重创。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自朱元璋开创明朝建国以来,到明英宗时,已有太祖、太宗、仁宗、宣宗等81年的历史,这期间内部虽有朱棣的靖难之役,但总体还算平稳,江山也趋于稳定。明英宗九岁即位,实则张太后把持大权,由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期间政治清明,国力鼎盛,欣欣向荣,但好景不长。少年天子由宦官王振教导左右,一面是名义上的皇帝,一面是掌握实权的老臣,这种最高权力的斗争被王振等宦官所利用。英宗为了摆脱太后及旧大臣的束缚,就利用王振等进行反击,在太后和三杨相继去逝后,王振再也没有了对手,一权独大,终成祸害。

英宗御驾亲征时22岁,年青气盛,正是权力欲望最强之时,瓦剌犯境,虽来势甚凶,但大明当时全国约有180万部队,何至于此。明朝当时国力强盛,远在瓦剌之上,之所以瓦剌犯境,无所谓是其野心膨胀的结果,一来可以从明政府多要一些好处,另外一个则是刺探一下明 朝的虚实,其实并没有要夺取大明江山的想法。而朱祁镇则对瓦剌的实力也是心知肚明的,知道自己的实力远在其之上,击败瓦剌是手拿把稳的事,将二岁的儿子立为太子,国事则交给郕王朱祁钰监国,所以集结三大营的兵力20余万人,亲自出征。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英宗执意亲征,除了王振等人的怂恿,还有英宗自己的深层次的考虑。作为帝王,长期以来大权旁落,不免心中失落。随着皇后和三杨的逝去,自己如何成为真正的帝国主宰,恐怕打赢战争是最好的机会。遇有战事,通过自己的御驾亲征,为自己立威、立功,经此一役可将军队大权抓到手中,又在全国人民及朝中大臣中树立了无上的荣耀,这恐怕才是真正亲征的原因,但有心无力,好心办了坏事,这恐怕是英宗始料不及的。

整个征战的过程中,英宗对王振信赖有加,言听计从,这让兵士们无所适从,疲劳异常,以致到后来于军心涣散,到大战之时溃不成军。导致英宗在土木堡被围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史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

土木堡之变改变的不仅仅是英宗的命运,其影响波及深远,对明朝后世的统治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先对俘虏了英宗不知如何是好?杀也不是,留也不是,由此可见,两军还远未到生死之地,而也先就是想讨点好处罢了。土木堡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昏庸的皇帝和贪婪的宦官造成

其直接的影响是,权力的大洗牌。瓦剌要送英宗回朝,但此时的京城在于谦等人的主张下,已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断然拒绝英宗返京,此情此景尴尬之极。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这新老皇帝就成了烫手的山芋,怎么处理都很难办。再到后来,景泰帝软禁了返回京城的明英宗,而石亨、张辄,许彬、徐有贞以及原王振门下太监曹吉祥在景泰帝病重期间密谋拥立太上皇,最终明英宗第二次登上皇位,于谦等人被处死。这前后的动荡,让明朝稳定的局面瞬间没有了,一批朝臣重臣也都在事变中被杀,朝臣的权力分配成了空档,这让宦官乘势崛起,以至于后来大行其道,影响深远。

对于影响,除了八十余年建设的成果毁于一旦,朱棣留下来的明朝精锐部队灰飞烟灭,其后的皇帝政策方向都趋于保守和享乐,少有明君出现,皇帝宠幸和信赖宦官,史治趋于腐败,这让明朝一步步走向衰落。

土木堡之变虽没有直接影响了明朝的基业,但深远的影响却成为明朝由盛转衰重要标志性事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